私募基金“蹭名”乱象:全天候变全天候下跌,巴菲特芒格也难逃业绩惨淡

元描述: 深入分析私募基金产品命名乱象,揭露“全天候”“巴菲特”“芒格”等标签背后的风险,提醒投资者警惕“挂羊头卖狗肉”的陷阱,并探讨私募基金在产品命名和风险控制方面需以投资者利益为先。

引言:

市场上充斥着各种打着“巴菲特”“芒格”“全天候”等标签的私募基金,这些看似稳健的投资策略,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风险。近年来,多只以这些知名投资者或投资风格命名的基金业绩惨淡,甚至出现“全天候”变“全天候下跌”的尴尬局面,让投资者不禁质疑:这些基金是否真的如其名?

私募基金“蹭名”乱象:标签背后的风险

近年来,私募基金产品命名日益“花哨”,不少私募管理人为了吸引眼球,在产品名称中加入一些标签性词汇,如“巴菲特”“芒格”“全天候”等等。这些标签看似能提升产品接受度,却也暗藏着风险。

1. “全天候”成了“全天候下跌”

“全天候”策略,指的是通过多类资产配置,以应对不同的市场环境变化。全球资管巨头桥水推出的“全天候”策略,因其稳健表现而广受赞誉。然而,国内市场部分以“全天候”为名的私募基金,却与之相去甚远。

例如,远景全天候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自2022年成立以来回撤超过50%,累计净值跌至0.438元,其策略并非传统的“全天候”风格,而是期货及衍生品策略/期权策略。同样,君盈全天候一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单位净值也跌至0.437元,其投资策略为主观多头策略,与“全天候”策略相差甚远。

根据中基协公示信息,目前已备案、名称中带有“全天候”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数量接近700只,其中多只产品不仅与“全天候”的策略特征相差甚远,业绩也与稳健“搭不上边”。

2. “巴菲特”“芒格”基金业绩惨淡

除了“全天候”,多只以“巴菲特”“芒格”命名的基金也业绩惨淡。三方平台数据显示,十余只名称中带有“巴菲特”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2019年单位净值便跌至0.3元以下,其中上海宝银创赢最具巴菲特潜力对冲基金7期、上海宝银创赢最具巴菲特潜力对冲基金19期等产品净值更是跌至0.1元附近。此外,截至7月19日,部分名称中带有“芒格”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单位净值低于1元。

3. 误导投资者,风险错配

私募基金产品名称拟定相对自由,不少私募管理人会基于市场情况、自身喜好等采用知名投资者或投资风格为产品命名。但是,如果风格较为激进的管理人采用价值投资、稳健投资导向的名称,极易对投资者造成误导。

例如,一些私募管理人可能会因崇拜巴菲特或认同桥水,就在产品中加入了相关字眼。然而,部分投资者可能会出于对一些词语的固有印象而认定产品的投资风格,如果产品并非全天候或类似策略,亦或者不是传统的价值投资,那么如此命名可能会造成一定误导。

此外,如果管理人没有严格的风控体系,利用全天候或者巴菲特等字眼吸引投资者注意,很容易造成风险错配,引发投资者适当性风险。

私募基金产品命名需以投资者利益为先

私募基金产品命名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做好投资者沟通和风险控制。

1. 充分提示风险,介绍产品相关策略

对于使用带有标签性意义的字眼,私募管理人需向投资者充分提示风险,介绍产品相关策略,避免误导投资者。

2. 加强风险控制,避免“挂羊头卖狗肉”

私募管理人应建立严格的风控体系,确保产品策略与名称一致,避免“挂羊头卖狗肉”的风险。

3. 以投资者利益为先,审慎进行产品命名

私募管理人在产品名称拟定方面需以投资者利益为先,避免使用容易误导投资者的标签性词汇,并确保产品策略与名称相符。

常见问题解答

Q1:私募基金产品命名是否真的会影响投资者的决策?

A1: 当然会。投资者在选择私募基金产品时,往往会参考产品名称,尤其是一些带有标签性意义的词语,如“巴菲特”“芒格”“全天候”等等。这些词语会给投资者一定的投资风格预期,如果产品策略与名称不符,很容易造成投资者误判,进而影响投资决策。

Q2:如何才能判断一个私募基金产品的投资风格是否与名称相符?

A2: 投资者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

  • 查看产品说明书: 产品说明书会详细介绍产品的投资策略、风险提示等信息,投资者可以仔细阅读,了解产品的实际情况。
  • 咨询专业人士: 投资者可以咨询专业的投资顾问,了解相关产品的投资风格和风险。
  • 关注行业资讯: 投资者可以关注行业资讯,了解相关产品的市场表现和投资者评价。

Q3:如果发现私募基金产品名称与实际情况不符,应该怎么办?

A3: 投资者可以向私募管理人提出质疑,并要求其提供产品策略的详细说明。如果私募管理人无法提供合理的解释,或者存在欺骗行为,投资者可以向监管部门进行投诉。

Q4:如何才能避免被私募基金产品名称误导?

A4: 投资者在选择私募基金产品时,应该理性、谨慎,不要被产品名称所迷惑。

  • 不要盲目追捧知名投资者或投资风格: 即使是“巴菲特”“芒格”“全天候”等标签,也不能保证产品一定能取得良好收益。
  • 注重产品策略和风险控制: 投资者应该关注产品的投资策略、风险提示等信息,了解产品的实际情况。
  • 选择正规的私募管理机构: 投资者应该选择有资质、有实力的私慕管理机构,避免选择一些“山寨”机构。

Q5:私募基金产品命名是否应该受到监管?

A5: 目前,私募基金产品命名并没有严格的监管规定,但监管部门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并开始加强对私募基金产品的监管。未来,监管部门可能会出台相关规定,规范私募基金产品命名行为,避免误导投资者。

Q6:如何才能促进私募基金行业健康发展?

A6: 为了促进私募基金行业健康发展,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 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管: 监管部门要加强对私募基金产品的监管,规范私募基金产品命名行为,维护投资者利益。
  • 私募管理人要自律: 私募管理人要自律,以投资者利益为先,做好产品策略和风险控制,避免误导投资者。
  • 投资者要理性投资: 投资者要理性投资,不要被产品名称所迷惑,注意风险控制。

结论

私募基金产品命名乱象,暴露了当前私募基金行业监管不足和投资者风险意识不足的问题。未来,监管部门需要加强监管,私募管理人需要自律,投资者需要理性投资,才能共同促进私募基金行业健康发展。